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
欢迎来到青岛海利尔化肥进出口有限公司网站

4000-988-717

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公司新闻 >> 小麦种植技术
详细内容

小麦种植技术

一、小麦的营养特点及需肥规律


1.小麦对氮、磷、钾的平均吸收量

    氮、磷、钾是小麦营养三要素。据科学测定,在中上等肥力土壤,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,需要从土壤中吸收3.0公斤氮、1.2公斤五氧化二磷、3.0公斤氧化钾。

2.小麦吸收营养三要素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

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,对养分的要求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时期,即营养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。小麦在营养的临界期,对某种养分的要求绝对数量虽然不多,但敏感而迫切。如果这种养分缺少,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,即使以后再补充这种养分,也难以弥补损失。小麦不同养分的临界期,出现时期不同,氮素的临界期在分蘖期和幼穗分化的四分体期,这两个时期氮素营养供不上,就会使分蘖和穗粒数明显减少,造成减产;磷素的营养临界期在小麦的三叶期;钾素的临界期在拔节期。

小麦营养的最大效率期,也因营养元素的不同,出现时期不尽完全相同。氮素的最大效率期在拔节前至孕穗期,需氮量占整个生育期的37%以上,磷素在抽穗至扬花期,钾素在孕穗期。

二、  优质小麦高产施肥技术

1.认真抓好秸秆还田,扩大秸秆还田面积,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,改良土壤理化性状。

    玉米秸秆中不仅含有机质,而且还含有0.75%的氮、0.94%的五氧化二磷、1.53%的氧化钾。如果一亩地能还田300公斤玉米干秸秆,相当于施入2.2公斤氮、2.8公斤五氧化二磷、4.6公斤氧化钾。

    今年小麦施肥的总原则是:施足底肥,巧施追肥。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,“稳氮、控磷、补钾、增微”。

2.施足底肥,培育壮苗

    单产45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,亩施腐熟土杂肥1500斤以上、纯氮11~13公斤、五氧化二磷5~6公斤、氧化钾7~8公斤、硫酸锌1公斤。推荐配方如下:

       a、亩施三方牌聚能珍珠肥(20-10-12)40公斤+硫酸锌1公斤。

       b、亩施三方牌复合肥(20-14-12)40-45公斤+硫酸锌1公斤。

       c、亩施三方牌硫酸钾复合肥(15-15-15)40~45公斤+尿素10公斤+硫酸锌1公斤。

    施肥方法:土杂肥和复合肥料撒施地表后,耕翻入土,使肥料均匀分布于0-30cm土层。

3.巧施追肥,前氮后移

    小麦拔节至孕穗期是氮肥的最大效率期,因此,应把小麦施氮量的30%移到拔节期追肥,每亩可追施三方牌脲铵氮肥10-15公斤或高氮肥(28-6-6)10-15公斤,一般可增产7%~8%。

三、常见小麦病虫害

1、返青拔节期

   返青拔节期的防治重点是小麦纹枯病、吸浆虫、红蜘蛛。纹枯病是优质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,防治上宜早不宜迟,一般在3月上旬喷第一次药剂,隔10~15天再喷一次。

2、孕穗抽穗扬花期

    这个时期重点防治吸浆虫、红蜘蛛,监测白粉病、条锈病、赤霉病等病虫。当小麦进入抽穗扬花前正是吸浆成虫出土为害小麦的关键时期(4月25日前),每亩用50%辛硫磷乳剂50毫升或40%氧化乐果40毫升加水40~50公斤及时进行喷雾防治。如果当小麦开始扬花,吸浆虫已钻入小麦颖壳开始吸浆为害时,再喷药防治就无济于事了。

3、灌浆期

   小麦灌浆期是多种病害发生高峰期,也是防治病虫害、夺取小麦高产优质的关键时期。此期防治的重点是麦穗蚜、白粉病、锈病等。每亩用10%蚍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25%快杀灵乳油25~35毫升加水40~50公斤进行喷雾,可有效防治麦穗蚜。

四、小麦苗期发黄原因分析

1、密度过大发黄:

播种不均匀或播量过多,使麦田群体密度太大,也会导致小麦发黄。其补救措施:迅速间苗并及时追肥,若已进入拔节期,可采取压苗方法补救。

2、僵苗发黄:

   主要发生在土质粘重、地势低洼的田块。补救措施:及时清理水沟,排除渍水,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,及时中耕松土,并追施速效氮肥。

3、肥力不足发黄:

   主要发生在土壤肥力差、底肥严重不足的地块,主要表现为色黄、分蘖力差、幼苗弱。此类麦田除要施足有机肥外,还要增施适量化肥,每亩开沟深施尿素7.5-10公斤、磷肥30公斤;每亩用尿素1公斤加叶面宝5毫升对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,可促使叶色迅速转绿。


  • 电话直呼

    • 4000-988-717
    • 18663781555
  • 手机网站

技术支持: 济南仁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| 管理登录
seo seo